4月30日下午,光电工程学院举办青年学者学术论坛,论坛邀请青年教师王奥秋博士和奚宽浩老师做学术报告,学院部分科研教师和学生参加此次学术论坛。

王奥秋博士作了题为《II-VI族化合物半导体薄膜作介质层的阻变存储器综述》的学术报告。阻变存储器(RRAM)因其结构简单、尺寸可缩性好、读写速度快、擦写耐受力高、数据保持时间长而受到广泛关注,但由于阻变机制的研究进展缓慢,导致阻变存储器性能的提高受到极大限制。II-VI族化合物半导体薄膜,因其结构简单,与硅基CMOS电路兼容性好,制备方法简单,因此在作为阻变存储介质材料的应用方面有一定潜力。但鉴于采用非扩散型电极(Ag,Cu电极),其导电机制并非氧空位导电,而一些特殊的问题,如铁电和阻变之间是否有直接关系,阻变循环方向的控制以及ZnS、ZnSe和ZnTe材料均具有阻变特性的共因是什么,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。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指向阻变机制的阐述,有助于改善II-VI族化合物半导体薄膜作介质层的阻变存储的存储性能,推动阻变存储器的整体发展。

奚宽浩老师做了题为《Hammerstein模型非线性预测控制》的学术报告,主要介绍了Hammerstein模型预测控制的一些最新进展。报告讨论了Hammerstein非线性模型结构和当前的非线性过程控制方法,重点介绍了一种基于B样条函数的Hammerstein模型辨识和控制方法,探讨了B样条函数在非线性建模中的重要性,并讨论基于B样条函数的模型预测控制的应用,总结了用于非线性过程建模和控制的B样条函数面临的挑战和机遇。
(文图/光电工程学院 编辑/邵清清 审核/汪涛)